学术咨询委员会

Lin Chen_1

陈霖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及研究组长、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和科学家。作为唯一作者,陈院士于1982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拓扑性质的初始知觉理论,就“什么是认知的基本单元”这一根本问题,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局部优先”的理论路线提出挑战。四十年来,视觉感知的拓扑学和功能层次理论~“大范围优先”和认知基本单元的拓扑学定义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发展。陈院士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学家;他的团队的研究在该领域一直走在国际前列,对中国心理学界和科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Prof. Lin Lu

陆林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精神医学与睡眠医学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作为我国精神医学和睡眠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陆林院士在精神心理疾病及睡眠医学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开创性的工作,提出了干预病理性记忆的新模式,开发了快速抗抑郁的新靶点,建立了在睡眠中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策略,改变了传统的治疗理念,对于精神心理疾病和睡眠障碍的防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Prof. POO

蒲慕明 院士

蒲慕明教授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学术主任及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他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国际院士。目前蒲教授担任包括Neuron和Progress in Neurobiology在内的许多国际期刊的编委,Developmental Neurobiology的编辑,以及National Science Review的执行主编。蒲教授在生物物理学领域首先开展了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动态测量。他在神经元轴突生长导向、神经元极性建立、突触的形成和可塑性、神经环路的功能和可塑性等都有重要发现。
KF So

苏国辉 院士

香港大学荣休教授、广州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1999)、美国发明家学会院士 (FNAI, Fellow of US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2015),美国医学及生物工程学会院士(2021),中国脊髓损伤研究协作组董事会联席主席,中国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杂志总编辑。苏院士于1985年首先证实了使用外周神经的移植方法可以使成年哺乳动物的视网膜节细胞长距离再生,此后他致力研究探索神经保护和再生的因素, 包括纳米材料、神经营养因子、运动、中草药提取物、康复训练等多方面的研究方法,来促进视神经及脊髓再生。近年来苏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利用锻炼、光遗传学等方法探索其在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jizong-zhao

赵继宗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及主任医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赵院士是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成员和提名委员会成员,美国ANNS成员和Dandy神经外科学会中国主席。赵院士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临床基础研究,率先建立以“解剖与脑功能精准定位系统”和“脑认知功能保护预警系统”为基础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这是脑解剖结构保护向脑功能保护的重要转变。在他的努力下,WFNS于2005年恢复成为中国神经外科学会会员,成功确立了中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地位。

Jiahong Gao_1

高家红 教授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大医学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大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主任、北大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耶鲁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高教授长期从事脑成像和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包括Science, Nature和PNAS等在内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近200篇学术论文。高教授曾担任海外华人医学磁共振成像学会主席,现担任国际人类脑图谱学会(OHBM)主席和中国脑成像联盟主席。

peter_fox-2

Peter T. FOX 教授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影像研究所主任。他在放射学、神经学、精神病学和生理学领域担任联合职务。 FOX教授还是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成像研究所的创始主任。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神经科学家,Fox 教授被认为是经颅磁刺激在多种脑部疾病中应用的先驱;他的研究专长包括临床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生物学、人类功能性脑图谱和成像方法。 Fox 教授一直被列为神经科学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之一,累计被引用次数超过 113,300 次。

Morris_new

Morris MOSCOVITCH 教授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荣休教授,加拿大多伦多 Baycrest 老年护理中心罗特曼研究所的高级科学家。Moscovitch 教授是记忆、注意力和面部识别领域的领先神经心理学家,他的研究专长包括健康和临床人群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以及记忆如何与注意力、感知、解决问题和亲社会行为等其它功能相互作用。为了表彰他对临床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贡献,Moscovitch 教授于 2020 年 12 月被授予加拿大勳章。

SKL_Director_Tatia_Lee

李湄珍 教授

李湄珍教授是香港大学心理科学和临床心理学讲座教授、脑神经心理学梅雅基金教授,担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教授的研究位于神经心理学和人类神经科学的前沿,她带领的实验团队目前的研究重点为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脑认知功能和情感加工的神经可塑性基础。她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担任多个国际知名期刊的副主编/编委会编委,这些国际期刊对指导临床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人类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非常重要。

Benjamin Becker 教授

Benjamin Becker教授的研究旨在探索情绪体验的动态行为和神经机制,这些机制如何在压力相关疾病中失调,以及如何成为新的神经调节策略的目标。 Becker教授的团队善用先进的神经影像方法,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解码和计算建模以及脑神经调节(例如即时功能性磁力共振造影、神经反馈和新型药理学神经增强剂)进行研究。

XQ Hu

胡晓晴 教授

胡晓青教授是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他的研究重点是睡眠、情绪记忆和社会学习,尤其是如何在睡眠期间修改不需要的记忆以及自愿遗忘背后的神经认知机制。胡教授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香港研究资助局杰出青年学者计划、优配研究基金等的资助,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香港大学杰出青年研究奖(2022)以及APS 新星奖 (2021)。